“馒头”考证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西去东来中传站 Author 刘勋宁
玄德故事
“馒头”考证
本文从同源词的角度推测,“馒头”的“馒”大概本来就有“包”的意思。
《广韵》二十六桓韵母官切下收有“馒”“鞔”等字,这些字大多都有“包”的意思。试释如下:
“鞔,鞔鞋履。”陕北清涧话服丧期间所穿白鞋,并非新作白鞋,而是在旧鞋上边包一层白布,包白布的工作就叫“鞔鞋”。今北京话不知有无此义,但北京话有“鞔鼓”一词,“鞔鼓”《汉语大词典》的解释正作“张皮蒙鼓”。清涧话同此。有首儿歌说“牛哩?剥了皮了。皮哩?鞔了鼓了。”
“镘,泥镘。”就是现在抹墙用的泥抹子。字又做“墁”。去声换韵有“墁,所以涂饰墙。”字又做“镘”。实际是同源字,平声名词,去声动词。
同音下最常见的字是“瞒”字,字也做“谩”。“瞒”字的意思也就是把真相包起来。
去声里还有“漫”字。释“大水”。“漫”有动词的用法。“水漫金山寺”就是拿水去掩盖。“幔,帷幔。”帷幔就是遮挡物。
从上看来,“馒头”得名之由就是“包”的意思,本来就是有馅的。
因为宋朝文献里既有“馒头”又有“包子”,吕叔湘先生推测馒头和包子的分别“大概在于皮子的厚薄”,就有些不确了。
“馒头”的“馒”是从上往下“蒙”上去的,口在下面,放在蒸笼里一蒸,口就没有了。所以馒头是浑圆的。现在日本的“中华馒头”(有馅)仍然是这种形状。
所以,馒头和包子的区别还在于制作方法。
宋代有许多关于“坟堆”的比喻。最为人熟悉的是《红楼梦》引宋范成大诗“纵有千年铁门限,终须一个土馒头。”古屋昭弘先生告诉作者,王梵志有诗“城外土馒头,馅草在城里。”诗非出自敦煌,也许是宋代拟作。此诗曾为宋代一桩热闹公案(见项楚《王梵志诗校注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1年)。从比喻“坟堆”的情况看,馒头也大概是浑圆的。
有一件事记此存照,也许是有价值的。清涧县麦子产量低,不能蒸真正的白面馒头。过年的时候,用较粗的面作内里(馅?),外面用白面来包。包的皮不大,用手慢慢抟,直到把黑面完全抟进去。抟的时候要一点技术,抟得太重,皮太薄,容易破,会露出真相来;抟得太轻,皮太厚,多费白面。所以,做馒头和做包子还有一个重要区别,馒头要抟,包子是不能抟的。
小时候,母亲说家乡谚语“好心换好心,白馍馍换点心”,以为是用馒头去换现在街上卖的点心月饼的点心,颇为换者不平。原来点心就是这种假白面馒头,因为蒸熟以后在上面点一个小红点,或者一朵小梅花,所以叫点心。随着生活水平提高,这种点心大概也要失传了吧。
文章原是繁体字,本文转为简化字。
——end——
本期责编:李欧丽
往期回顾
2021-03-28
2021-03-27
2021-03-26
2021-03-25
转发,收藏,赞,在看